歡迎光臨河南濱遠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網站!
巖心管作為地質勘探中獲取地下巖心樣本的關鍵工具,其采樣過程需結合地質條件、設備性能及勘探目標進行科學操作。以下從巖心管結構、采樣流程、技術要點及常見問題等方面詳細解析:
一、巖心管的基本結構與類型
1.核心組成部件
鉆頭:直接接觸巖石,常見類型包括金剛石鉆頭(適用于硬巖)、硬質合金鉆頭(中硬巖)、牙輪鉆頭(軟巖/礫石層)。
巖心管本體:用于容納和保護巖心,通常由高強度無縫鋼管制成,直徑常見規(guī)格有Φ75mm、Φ91mm、Φ110mm等。
巖心爪:安裝于巖心管底部,鉆進時收縮卡住巖心,提鉆時夾緊巖心防止脫落,材質多為彈簧鋼或合金。
接頭:連接鉆桿與巖心管,需具備高強度和密封性,常見螺紋類型為API標準螺紋。
2.按結構分類及適用場景
類型結構特點優(yōu)勢適用地質條件
單管巖心管單一管體,結構簡單成本低、鉆進效率高硬巖、完整巖層
雙管巖心管內管(保護巖心)+外管(鉆進)巖心擾動小、保真度高軟巖、破碎巖層、含水地層
繩索取心管內管可通過繩索提取,無需提鉆減少提鉆次數,提高效率深孔勘探(>500米)
二、巖心采樣全流程解析
1.前期準備與設備調試
地質勘察:通過地質圖、物探數據確定鉆孔位置,明確采樣深度及目標層位。
設備組裝:根據巖性選擇鉆頭和巖心管類型,檢查巖心爪靈活性,確保鉆桿連接牢固。
場地平整:搭建鉆機平臺,安裝泥漿泵(用于沖洗鉆孔和冷卻鉆頭),準備巖心箱和記錄工具。
2.鉆進與巖心采集
步驟1:開孔與鉆進
低速開孔:初始鉆進時控制轉速(50-100轉/分鐘),確保鉆孔垂直,避免偏斜。
沖洗液循環(huán):通過泥漿泵注入清水或泥漿,作用為:
冷卻鉆頭,防止高溫磨損;
攜帶巖粉,保持孔內清潔;
護壁防塌,尤其在松散地層中。
步驟2:巖心進入與保護(以雙管為例)
外管旋轉鉆進:外管帶動鉆頭破碎巖石,內管不旋轉,避免巖心受機械擾動。
巖心進入內管:破碎的巖心通過鉆頭底部進入內管,內管前端的“巖心堵塞指示器”(如壓力變化)可提示是否需提鉆。
步驟3:提鉆與巖心提取
停止鉆進:當巖心管內巖心長度達到80%-90%管長時(通常1.5-3米),停止旋轉,緩慢提鉆。
拆卸巖心管:將巖心管從鉆桿卸下,倒置輕敲,巖心因自重滑出,或用專用頂桿推出。
巖心爪作用:提鉆時巖心爪收縮卡住巖心根部,防止巖心脫落(尤其在破碎巖層中關鍵)。
3.巖心整理與記錄
巖心編號:按鉆進順序標注“孔號-回次-塊號”(如ZK1-5-3表示1號孔第5回次第3塊巖心)。
測量與描述:
長度:精確到0.1cm,計算巖心采取率(巖心長度/鉆進進尺×100%,理想值>80%);
巖性:記錄顏色、結構、構造、礦物成分、化石/裂隙發(fā)育情況等;
方位:若需測定巖心產狀,需標記頂面和傾向(可用羅盤或定向儀)。
封裝保存:巖心按順序放入巖心箱,用木屑或泡沫固定,避免運輸中損壞,箱外標注孔號、深度范圍等信息。
4.特殊地質條件下的采樣技巧
軟巖/松散地層:采用雙管+套管護壁,或使用冷凍采樣技術(通過液氮固化巖心)。
含水流層:增加泥漿密度(1.1-1.3g/cm3),或改用空氣鉆進減少水的影響。
深孔勘探:使用繩索取心技術,如S75/S91系列繩索取心鉆具,可實現(xiàn)1000米以上深度采樣。
三、關鍵技術指標與質量控制
巖心采取率:衡量采樣質量的核心指標,硬巖需≥85%,軟巖≥70%,礦層需≥90%。若采取率過低,需分析原因(如鉆頭磨損、鉆進速度過快)并調整工藝。
巖心擾動度:雙管采樣可使擾動度降低50%以上,適用于需要保留原始結構的樣品(如古生物、工程地質分析)。
鉆孔偏斜:每100米孔深偏斜≤1°,超過需用糾偏工具(如偏心楔、螺桿鉆具)調整。
四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問題現(xiàn)象可能原因解決方案
巖心斷裂鉆進速度過快、巖心爪過緊降低轉速(<150轉/分鐘),調整巖心爪張力
巖心堵塞巖粉堆積、沖洗液不足增加沖洗液流量,提鉆清理鉆頭
鉆孔漏漿地層裂隙發(fā)育注入堵漏劑(如水泥漿、海帶粉)
巖心采取率低鉆頭選型不當、巖心爪失效更換合適鉆頭,檢查巖心爪彈性
五、技術發(fā)展趨勢
智能化巖心管:集成傳感器監(jiān)測鉆進壓力、溫度、巖心填充度,實時傳輸數據至地面系統(tǒng)(如加拿大Roxar公司的智能巖心管系統(tǒng))。
定向取心技術:通過隨鉆測斜儀與可調彎接頭配合,實現(xiàn)水平/斜孔巖心的定向采集,適用于礦脈追蹤和隧道超前勘探。
環(huán)保型采樣:推廣無膨潤土泥漿(如合成聚合物沖洗液),減少對地下水的污染,符合綠色勘探要求。
總結:巖心管采樣是地質勘探中獲取地下實物資料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其流程涵蓋設備選型、鉆進工藝、巖心保護及記錄分析等多方面。通過科學選擇巖心管類型、控制鉆進參數及優(yōu)化采樣工藝,可確保巖心的完整性和代表性,為地質建模、資源評價和工程設計提供可靠依據。